当前位置:
《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研讨会发言选登|弓车发言
时间:2023-04-11
字号:
来源:聊城市文联



编者按:202342日,由聊城市文联主办、聊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聊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研讨会在聊城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举行,与会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围绕该书的思想蕴含、艺术特色及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现将部分发言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作者王长新是写通讯报导、报告文学的老手、高手。精于此道。我与他有几十年的交情了,读过他的许多大作,还亲手编过他的多篇报告文学。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又捧出了这一个大部头之作!首先表示热烈祝贺!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意义自不必多言,正像书名所高度概括的,是为一位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树碑立传之作。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史,但几千年春秋,乡村没有振兴过,仅仅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不断持续,是为填饱肚子、解决温饱而奋争的历史。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步入小康!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的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这部书的传主,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剖面,让现实告诉历史,作为华夏子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这一翻天覆地的伟业的。该书不但是为耿遵珠树碑立传,也是为这个伟大的时代进行了一次描述,为历史完成了一次时光的立体造影和缩影定格。

通过浏览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我除了本身受到教育外,感受很深,也很多。这部长篇力作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特色:

一、人物塑造鲜活生动、立体、丰满。报告文学写作的难处之一是无法像小说一般可以虚构,可以任意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报告文学是基于真实人物、真实场景铺开笔墨的,所以,这就往往会限制住作者的思维空间。但本书却恰恰相反,不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而且灵动,仿佛进入一个大舞台,作为导演的作家纵横捭阖,在时空中穿梭,将传主耿遵珠塑造得如在眼前,既在思想、心灵、意识抽象层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又在人物性格、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外在层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而让这位可亲可敬的传主成为了读者的知心朋友,仿若就在你身边,你可与之促膝交谈,推心置腹。报告文学往往写得平面,概念,脸谱化,而王长新塑造的耿遵珠跨越了这种常见病,以此可见作者的功力非凡,笔力高深。可以想见,作者对耿遵珠的了解、认知是十分透彻的,肯定与传主相处许久,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地进入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讨,最后与传主合二为一,自身成为了传主,也就是完成了角色转换。唯其如此,方能让传主立得住,在时代的大背景上,在这片热土上,在未来的时光隧道里。

二、结构安排得当,浑然一体,稳健厚实。作为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长篇文学作品,如何取材,如何裁剪,如何构造,起承转合等等,都是考验一名作家笔力的关键点。材料肯定是丰富的,翔实的,但将众多的材料梳理清楚,取舍得当,就需要当一名建筑大师了。本书就结构严谨,有如光岳楼,既有坚实的底座支撑,这底座就是优秀文化底蕴和共产主义教育;又有榫卯结构谨严、密实,这就是书中丰满的一个个细节。从而使这部书巍然耸立起来了,就像巍巍光岳楼,就是因为构造的科学、严谨,屹立不倒。全书开篇就分析了为什么茌平会出现一个耿遵珠的问题,为什么一则东方神话会在这里书写,是因为这片热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因为红色基因的强劲。这从茌平出了三个闻名遐迩的劳模得到了验证,一个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张国忠,一个是新时期的张学信,一位就是新时代的耿遵珠。然后,作者从耿遵珠的成长经历写起,再写他的奋斗历程,进而笔锋一转,进入耿遵珠的闪光业绩——领办合作社,进行大棚种植,田野里长出"棚二代",从而进入全书的主体部分,接下来用几个章节详述了耿遵珠和他的同事们、战友们在书写恢宏历史中的点点滴滴,有党建引领,有英模示范,再接下来就是更具体的事例描写,这是本书最具戏剧性的部分,让人欲罢不能,最后总结,以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概括性语言完成了耿遵珠这个形象的完美塑造。

三、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高强。因时间关系,在此不再展开细述。总之,作者王长新,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年创龄的老作家,语言运用娴熟,词汇量丰富,不涩不滞,清新流畅。既有诗意的超拔表述,又有群众口语的表达。在此仅举两例:“似乎闻到孔子鸣犊河边拨辕而回的感伤气息,感受到明初大移民脚步的沉重,目睹到贫困者低迷的精神和忧郁的目光……”这诗性化的表达,给人留下一咏三叹的余韵。再看这一段:“在鲁西,管‘爱占小便宜的人’叫‘吃十八两的’,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最怕干部‘吃十八两’,耿遵珠不但不吃‘十八两’,而且善吃亏、常吃亏、肯吃亏。”这来自群众的词汇和表达,读来亲切异常,接地气,好像一下子就与父老乡亲缩短了距离,听到了他们的呼吸和心声。

最后,向耿遵珠书记致敬,向为耿遵珠树碑立传的作者王长新致敬。谢谢!


(弓车系聊城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文联文艺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