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评论|邢红静:身处沃土,心在中华
时间:2023-04-21
字号:
来源:聊城市文联


  历史上的茌平,处于鲁西北,黄河之畔,既有通衢大道,交通便利,更长期遭受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更由于黄河泛滥、地震蝗灾,多灾多难。可这又是一片中华文明繁衍的沃土。在数千年大河文明的晕染、多重文化交互融汇下,形成了身处鲁西北地区人民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精神。在鲁西北的文化特质中,不仅有齐文化影响下的富国裕民、重农崇商、图强创新思想,有鲁文化影响下的重义轻利、忠孝仁爱、遵规守信思想,有三晋文化影响下的黜华尚实、勤俭敬业、诚实守信思想,更汇集了燕赵文化古朴厚重、武勇任侠、慷慨悲歌思想,从而形成学文练武、知礼识义、持廉守正的社会风气。再加上耿店“两山夹一庙”包容忍让、和睦谦和的“镇风”与父母勤劳善良、乐善好施、知仁知义,兄弟相帮相助、互尊互让、自立自强的“家风”,这就是王长新先生要讲给我们听的茌平耿店镇耿店村得以长远发展的文化密码。

王长新先生在语言上细腻、温厚,从容不迫、潇洒恣意,既平白如话,又意味深长,在娓娓讲好故事的同时,又徐徐说透了道理。如在“耿店档案”里,将耿店村居民来自“大槐树”移民这事的由来进行了细细梳理,将“两山夹一庙”比作“一把人生的尺子”,“更是一种人生修养境地的隐喻”,此典故,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借着织布的“枣木梭子”来回奔跑与套牛梭子的坚硬结实形象,塑造了一个如“枣木梭子皮套股,真抓实干永不休”的人物形象,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进、无私奉献、忠于职守……在“枣木梭子”的奋斗基因影响下,将耿店这个“十三不靠”的小穷村,通过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将传统蔬菜种植变为大棚种植,实现了富民强村;进而解民之难,建设蔬菜批发市场。没钱就集资入股,股金分红,实现耿店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重大转变。从而将“千难万难,只要干部带了头就不难”与“党员干部站得高,群众就会跟得远;党员干部走得快,群众就会跟得紧”这个道理讲明白。

在人物的塑造上,王长新先生擅长用一个个小细节打动人心。在“初绽的梦想”里,他历数耿遵珠扛过的重担、受到过的锤炼、担过的责任、吃过的苦头,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刻画出一个小小年纪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倔强不屈、实诚果敢的年轻人形象;在“支部领办合作社”里,他通过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勇于改革、创新发展、眼光长远、与时俱进的“当家人”形象;在“曲洲求苗”里,他通过求苗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心怀大爱、奔波劳苦的“村支部书记”形象;在“奋进的力量”里,他通过大棚日新月异的变化,塑造了一个眼光敏锐、思想先进、敢于尝试,以高科技赋能农村农业的领路人形象。耿遵珠的形象,体现了当代乡村“当家人”对中国如何走集体化道路的思考,是开拓进取、转变思维、服务于民的具体显现。

同时,这本书凝聚着作者的对农村至善至美的理想。富裕起来的耿店村,破除了“有钱变坏”、不思进取、奢侈腐败的魔咒,反而由于党支部、村委会的全面规划,村民的信赖支持,成了物质富裕、精神昂扬、移风易俗、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现代化程度极高的乡村典型。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他的心灵与耿遵珠的事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未来,永属于奋斗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王长新先生在创作此类传记文学作品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既有田间地头、乡镇农家走访而来的详实数据、细节描写、深刻感触,也有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经济转型、美丽村庄建设的深度思考,更有对这样一个命题的解答:在新时代的中国,村集体“两委”班子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一个“三无”小穷村,变成争先入驻的宜居村镇,不仅物质上极大富裕,又在精神层面风清气正;既引得来年轻人回乡创业,又留得下高精尖人才与技术;既打造当代“职业农民”响当当的就业前景,又铸造其诚实守信、勤学好问、与时俱进、勇当先锋的“魂”;更能全村一盘棋,下出了全县第一个村级敬老院、村级公墓、“棚二代”青年公寓、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和小学、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全省首家设在乡村的市级培训基地: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学院、耿店(山东)“棚二代”乡村大学,以至于“走,到耿店当农民去!”成了一句流行语。

中国乡村振兴,振兴了什么?如何振兴?模范生耿遵珠给出了参考答案,王长新先生给出了深度观察之后的总结报告。

读《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一书,读出了时代召唤,舍我其谁的气概,读出了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温情,读出了不屈不挠、胜天半子的凛冽,读出了“得”的平淡与“舍”的壮美。这样一部巨作,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奋斗新征程的成就进行阶段性总结,是对那些虽平平凡凡却坚定执着地多年进行乡村振兴的英雄们的传颂,是对多少个如耿店村这样勇于探索、百折不挠、逆风翻盘、壮志凌云的小小村镇创业史的赞歌。身处小小沃土,心在大大中华,理想与抱负,永属于奋斗者!


(邢红静系聊城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